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方松街道办事处

信息详情
方松街道办事处

方松街道是上海市市郊“一城九镇”建设中的“一城”——松江新城的组成部分。

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道路纵横,交通便捷;经济繁荣,文教发达;居住小区云集,人居环境优美;是松江这座国际花园城市的核心区域。

改革开放以来,在构筑上海近郊现代化城市圈进程中,方松人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奋发进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历史地理方松街道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03′、东经120°12′;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古“冈身”以西,是上海地区平原成陆较早的部分;位于太湖流域洼形盆地,地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沈泾塘衔接辰山塘,在方松地区中部南北向穿过;张家浜在方松地区北部东西向横贯。东北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约30公里,北面距虹桥国际机场不足25公里。东面隔通波塘,与中山街道相望;南面隔沪杭高速公路,与岳阳街道和永丰街道为邻;西面临油墩港,与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和佘山镇为邻;北面抵辰花公路,与佘山、洞泾两镇接壤。辖区图形呈梯形,东西最宽处约6.4公里,南北最长处约5.5公里,总面积33.81平方公里。

本区域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全年年平均气温15.6度;降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166.1毫米;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1848.3小时;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223天(数据为1971年~2000年间30年的平均值)。

方松之名,源于1997年5月动工的方松公路(青浦方家窑至沪杭高速公路松江收费站,后改名嘉松南路)。

方松地区历史悠久,约在5300年前,就有先民在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1959年以后,广富林遗址出土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及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周朝、春秋战国、两汉、晋、宋、元等朝代的大量遗物;其介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考古文化, 2006年6月被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对研究长江流域的古文明和研究主体为移民城市的上海历史有突出的价值。

方松地区在唐代、宋代和元代属华亭县。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分属华亭、青浦两县。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后,分属娄县、华亭县和青浦县。民国元年(1912年),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民国3年(1914年)华亭县改称松江县:方松地区分属松江(华亭)、青浦两县。1954年,青浦县佘干区划归松江县,方松地区始由松江一县(区)管辖,沿袭至今。

方松地区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唐宋以降,陆润玉、曹时中、陈子龙等以文学名重松江,杨豫孙、周吉士、蔡鸿业等以清廉传世云间,陆娟、范志超等以不让须眉的作为留名青史,民族英雄陈子龙和烈士王治文、孙根明等及“平安英雄”汪洋以为民捐躯的美名为后人景仰。

1997年以前,方松地区没有独立的行政建置,分辖于茸北、洞泾、佘山、仓桥和天马等镇,是一个以“三农”为主要特征的江南水乡。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也有三麦、油菜、棉花、杂粮和蔬菜、瓜果种植。50年代后,本地区农业逐步走上机械化和电气化。各大队(村)的粮食亩产从50年代的322公斤至350公斤之间提高到90年代的803.7公斤至860公斤之间。60年代前,出行尽是泥路,过河多为木桥;60年代起始有机耕路、简易公路和水泥钢筋桥。千百年来,饮水取自河浜,燃料来自稻禾柴草,照明依靠蜡烛油灯;60年代起农户始用电灯,90年代逐步用上自来水,部分家庭用上瓶装液化气和电话。70年代出现队办工业,90年代村办企业近170家,从业人员1645人,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997年以前,方松地区教育分别由分辖的有关镇(公社)负责。区域内有小学10余所,中学分校2至3所。方松地区的小学教育经费1987年比1957年增长15.12倍,国家负担每名小学生费用从1957年的14.03元增至1987年的141.05元,增长9.05倍。1987年国家负担每名中学生254.3元。1988年教育分级管理后,实行乡镇教育经费包干,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按照年收入1%开展教育集资,改善办学条件。90年代,分辖方松地区的几个乡镇分别建立教育奖励基金会。方松街道建立以后,加大了对方松地区各类教育事业扶持投入的力度,2003年~2005年累计投入教育事业经费26.13万元、助学帮困基金400万元。

1997年以前,方松地区的文化体育事业分别由分辖的有关镇(公社)负责。各大队(村)有文艺演出队、故事员队伍,镇(公社)将电影放映延伸到各大队(村),各大队(村)都有电话可通。1997年以前,方松地区卫生事业分别由分辖的有关镇(公社)负责。卫生和疾病防治落实到大队(村)负责。80年代,农村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农民防病治病有了基本保障,小病可在大队卫生室就近就医,大病则到公社(镇)卫生院或县城医院治疗。

建设历程90年代,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春风吹拂到方松这块古老的土地。1996年,《松江新区总体规划》(第一轮)推出,方松地区开始纳入城市建设范围。是年组建成立上海松江方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03年后,先后组建上海松江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松江大学城发展有限公司等城市建设专业公司,三大公司遵循“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功能开发为重点,以营造环境为根本,以房产开发为拉动”的指导方针,在方松地区实施开发建设。城市建设的开发地域范围,从小到大,不断拓展,至2002年达33.81平方公里,区域界址东至通波塘,西至油墩港,北至辰花公路,南至沪杭高速公路。1997年12月,方松地区内成立松江县人民政府新城办事处。2000年,新城办事处下辖5个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村。2001年1月,方松地区内的松江新城区办事处改建为松江区人民政府方松街道办事处,下辖5个居民委员会、8个行政村。2002年始,方松街道统辖整个方松地区。2010年,方松街道下辖23个居民委员会、7个居委会筹备组、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管理站;户籍15,001户55,608人,常住43,247户134,357人,另有松江大学城常住师生68,065人。

方松地区城市建设初期得了政府扶助,初3年享受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费代收返回、人防建设费减半、土地批租金全额返回、财政贴息、土地供应优先、税收单列等6项区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有效推动了初期建设。

十年来,方松人抓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举起市场经济的如椽大笔,在古老的土地上尽情挥洒,将昔日的农村建设成了现代化城市,画出了松江城市建设史上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将环上海市郊“一城九镇”现代城市圈比作系在大上海脖子上一串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那么方松地区就是这串项链中令人炫目的绿色宝石,雍容华贵,亮丽迷人。现今这里已是一座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城市、人居环境一流的生态城市、教学资源配置丰富的书苑式城市、交通便捷的商业城市。

风格特色她是一座接轨国际建设潮流的现代化城市。方松地区城市建设依照法国设计的规划蓝图,建成了结构严密的城市。以区行政中心为圆心向四周扩散,采用直交式道路网和300×400米的长方形网络结构,辟建成遍布方松地区的“九横十纵”城市道路网络;建筑空间的结构安排,采用金字塔主题,建筑群体高度、建筑密度在城市中心较高较密,而向四周逐渐降低。这里配置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了一大批从设计、形态、用材到处理手段体现现代理念的城区建筑。泰晤士小镇埋设了体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而集纳电力、电话、燃气、供水、电视等管线于一体的地下共同沟。“空中无架线、抬头无黑烟、低头无黄泥、放眼都是绿、到处皆成景”的方松地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至2010年,拥有东西向道路17条,南北向道路18条,道路总里程达到80多公里。至2010年建成并入住的居民小区90个。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和社区自治法律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可纳入国际建设潮流的市政配套和公建设施先后建成。

方松地区居民信息化程度跟上时代节拍。电视讯号由松江有线电视中心通过电视光缆输送到每家用户,电路清晰度和图像质量高,电视节目频道增至50多个。2006年,方松街道与松江电信局签订联合建设IPTV网络合作协议,区域内宽带用户普及率达90%以上,居民不出门,就可以从网上了解天下大事、社区讯息。2007年,方松街道成为松江首个上海市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先进单位。

宜居新城她是一座人居环境一流的生态城市。方松地区城市化建设将绿化和宜居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目标,营造了连绵数公里占地85公顷的“十”字形绿化林带,建成集园林绿化、现代建筑、雕塑彩绘、景观道路和景观河道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辟建了占地总面积83.5万平方米、水域面积2.4万平方米包括中央公园、思贤公园、市民广场在内的公园和公共绿地;建成了91个掩映于绿树丛中,平均绿化覆盖率43%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地区绿化总面积8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7.2%,人均绿地拥有34.22平方米。

各居住小区设计精致,功能完善,外观优雅。小区内休闲便道绿荫盖地,各种绿色小品随处点缀;所设电控门、楼道对讲系统、红外线报警装置给居民增添安全感。各小区形成以社区工作者为重要力量的居民民主管理和自治的社区管理新格局,实现了居住环境科学高效管理与和谐稳定。居民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自主选择物业公司,参与对社区物业管理的监督与评议,促进了社区物业管理的优质和高效。

方松街道是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公共服务她是一座文教、卫生、体育资源配置丰富的书苑式城市。随着方松地区城市化建设的推进,1996年起,方松地区的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基础教育,发展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1996年至今,方松地区撤销了农村学校,先后建成了一批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教育设施先进、教学师资优良的现代化学校。

2010年,街道辖区内拥有各类中小学及幼儿园20所,在校学生18,796人,教职工1,801人。其中托儿所1所,幼儿园11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1所,九年制学校2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辖区内有高校7所,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校区、立信会计学院松江校区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在校学生63,791人。

方松地区民生保障措施先后出台,惠及广大居民,看病养老、就医和基本生活、重残无业人员和帮困就医等各类社会保障工作及时到位。

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快速,医疗卫生机构配置齐全,先后建有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松地段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村卫生室,各类医疗技术人员80多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区妇幼保健医院、区疾病预防中心、医疗急救中心等机构坐落在方松街道,提升了方松人的治病防病质量。

方松地区的文化事业设施紧跟国际城市潮流。松江区图书馆、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方松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松江美术馆、松江城市规划馆、地中海影院等一批专业文化场所相继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046万平方米。40多个居住小区建设了室外健身点,20多个居委建设了书报刊阅览室,10多个入住率较高的小区建设了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内置读、听、看、赏多种功能,并配置100部文学名著、100部经典影片、100幅传世名画、100首中外名曲。街道组建了“新城文友社”、“沪剧沙龙”、“新城艺术合唱团”等14个群众性艺术团体,已举办三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各类节目上百场次。

方松地区体育设施健全,各大学、中学有体育场或体育馆,区域内有三新体育中心和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80%的小区设有健身点。

商业资源她是一座交通便捷的商业化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纵贯南北, 19条城区公交线路、9条沟通周边区域公交线路遍布全地区。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方松地区招商引资力度逐年加大,商贸业突飞猛进。截至2010年底,累计各类商业服务业3,400户,其中外资企业32户,总投资28496.3万美元,合同外资19832.2万美元。已建商业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07,8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846万元。地区的建筑景观、生态绿化、人文水系等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餐饮、购物、娱乐等各业繁荣。承载6000年历史的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公园将于2016年基本建成。

两大轻轨站商业圈和总占地50多万平方米的东明、嘉和、松江、兰桥、开元地中海等商业广场落户方松街道,开元名都大酒店、乐购大买场、易·买得超市、地中海影院、等中外商家入驻方松地区。2010年,在方松街道注册经营的舞厅、KTV、棋牌室、网吧等娱乐场所51家,音像制品和书报刊经营单位39家。

方松街道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探索经验,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中央有关部委及军队领导、全国各省市领导和港澳台人士,先后前来视察考察;印尼、越南、毛里塔尼亚等国政党代表团、英法等国政府代表团、加拿大等18国驻沪领事、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团等几十批人士先后来方松街道参观考察。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街道即接待了世博会国际参展方国家总代表、国家馆馆长代表团,世博局中国馆部和各省、区、市联合馆馆长代表团及比利时妇女代表团等重要团队18个900人次。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持续有效的推进,跨入又一个辉煌十年的方松街道必将呈现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地址:松江区三新北路900弄泰晤士小镇682号值班电话:37721000 传真:37721044 E-mail:fsjd@fangsong.gov.cn

友情提示
此页是<方松街道办事处>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方松街道办事处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网站链接
网址链接: www.fangsong.gov.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wangikcnnip86.xinyuu.com/